【政策广播站】快讯! 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延期到23年!这三种人又能节税好几万!

2021.12.30

税务 · 来自于PC

1076

计划指南通知公告公众号首图.png



最新消息,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延期了!


1.jpg


原文阅读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做好2022年春运疫情防控工作 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为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会议决定:


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


二是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


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


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一、年终奖单独计算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税率: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对照月度税率表确定:


2.png




二、收藏!个人所得税优惠大全!



1、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2号)规定: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不征个人所得税。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可扣除一定标准公务费
3、福利费(生活补助费)免税
4、救济金、抚恤金免税
5、工伤保险待遇免税
6、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免税
7、个人提取的“三险一金”免税
8、生育津贴免税
9、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免税
10、退休费、离休费等免税
11、延长离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从所在单位取得的补贴免税
12、科技人员职务转化现金奖励减征50%
13、科技人员股权奖励暂不征税
14、亚洲开发银行支付的薪金津贴免税
15、军人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免税
16、军人的十三项补贴
18、远洋船员的伙食费
19、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减半优惠
20、疫情防控津补贴免税
21、单位发放的预防新冠肺炎的防护用品
22、外交人员所得免税
23、外籍人员的八项补贴免税
财税字〔1994〕20号: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
(二)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
(三)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24、特定来源的外籍专家工资薪金免税
25、境外人才税负差补贴
26、奥运相关外籍技术官员免税
27、西藏地区津补贴免税
28、残疾孤老烈属的所得各省确定减税幅度
29、住房租赁补贴免税
30、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补偿收入3倍以内部分免税
31、一次性破产安置费免税
32、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递延纳税
33、职工个人取得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税




三、个税最新最全的税率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下列9类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分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


3.png


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率表 


4.png


(2)居民个人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三、综合所得税率表


综合所得是指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预扣率表见前述一、二)。


5.png


四、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表


6.png


五、经营所得税率表


7.png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该税率适用于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




四、如何计算申报个人所得税?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640073903(1)_副本.png


二、如何计算申报个税?


1、预扣预缴


5_副本.png


注意,以下2种特殊情况:


(1)自2020年7月起,首次入职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取得劳务报酬,按以下方法计算个税:


4_副本.png


(2)自2020年1月起,简化了两类人纳税人个税预扣预缴方法:


2_副本.png


举例:


小张为A单位员工,2020年1-12月在A单位取得工资薪金50000元,单位为其办理了2020年1-12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2021年,A单位1月给其发放10000元工资,2-12月每月发放4000元工资。


原预扣预缴方法:在不考虑“三险一金”等,小张1月需预缴个税(10000-5000)×3%=150元,其他月份无需预缴个税;汇算清缴,因其年收入不足6万元,退税150元。


新预扣预缴方法:小张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计减除费用6万元而无需预缴税款,年度终了也就不用办理汇算清缴。


2、汇算清缴(重点)


3_副本.png

来源:国家税务局、会计帮整理。


--END--


如果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就帮老师点个赞,你的支持是我准备下一篇走心干货内容的动力,比心比心~


往期内容精选


【税言税语】官宣!!!2022年纳税申报期限明确!抄报税流程按这个来!

【有问必答】重点!税负率是怎样核算的?附各行业税负率表,赶紧自查!

【有问必答】重要!会计人员必须继续教育?一次说明白

    

加入会计职场实操交流群

获取更多会计资讯、财务资源

保存下方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


二维码.png 


RvFxgsqt_jzTw.png

打开会计帮APP 查看更多备考内容

5
在手机上查看
收藏 举报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 {{replyList.replyUser.username}} Duia_{{replyList.replyUser.id}}
    发表于{{replyList.replyTime | time:replyList.serverTime}} 来自{{replyList.appName}}火星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Ta的主页
举报原因
{{report.complainItem}}
弹框
设置
加精
置顶
是否删除
发送图片需要验证手机

我们将拨打你的电话告诉你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手机号: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验证码: 60s 重发
确定推荐该帖子
确定 取消
转移帖子
选择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分类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

确定 取消
确定转移该帖子
确定 取消
请取消置顶/加精再转移
确定
禁设备/ip
1天
3天
7天
30天
禁设备/ip
该设备/ip于后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