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4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798
初级会计考试越来越近
肯定有人日渐焦虑
重点抓不牢?逻辑理不清?
考点记不住?例子看不懂?
别怕!这份应试考点带你启航!
【考点聚焦】为你抓重点
【栗子、例题】为你具体化
【原理帝、分析君】为你理逻辑
【神总结、记忆狂】为你归纳技巧
大家学完可以点击右上方黄色小卡片
评论“打卡”或“附上学习笔记”哦~
会
22年初级会计
第二章 会计基础
第二节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2.2.2 借贷记账法
(一)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涨知识】借贷记账法产生于 12 世纪意大利商业发达的佛罗伦萨,后经逐步发展和完善,传到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20 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目前已成为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通常而言,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
1. 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账户登记规则: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有时可能无余额;
余额计算公式: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账户登记规则: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有时可能无余额;
余额计算公式: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 损益类账户的结构
损益类账户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账户登记规则: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本期收入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账户登记规则: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本期费用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记忆狂】本章第一节讲述了会计拓展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移项得: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此等式的左边“资产”“费用”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等式右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即:
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注意:成本类账户,从其核算的内容来说,部分性质属于资产要素,部分性质属于费用要素,因此成本类账户同资产账户与费用账户的登记方向相同,即同“等号左侧”项目登记方向相同。
【记忆狂】账户记账规则小口诀: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采用某种记账方法登记具体经济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分析君】
有借必有贷——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总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一方(几方)记入借方,另一方(几方)必须记入贷方;
借贷必相等——记入借方的金额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如果涉及多个账户,记入借方账户金额的合计数等于记入贷方账户金额的合计数。
【栗子】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1. 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提个醒】有时候账户的对应关系不只存在于两个账户之间,也可以是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或另几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或者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
2. 会计分录
(1)含义: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2)构成要素: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
(3)分类:按照涉及科目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在我国,会计分录记载于记账凭证中
【提个醒】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
计分录,如: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库存现金 100
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如:
借: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贷:应付账款 113
(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1. 试算平衡的基本概念及等式
(1)发生额试算平衡
含义:是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衡。
等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直接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余额试算平衡
含义:是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
等式: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直接依据:财务状况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其下分设“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各大栏中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
【分析君】为了简化表格,试算平衡表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不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试算平衡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1)如果试算不平衡则表明记账一定有错误;
(2)如果试算平衡,不一定表明记账一定正确,因为某些错误不影响借贷双方金额的平衡。
通过试算平衡表无法发现的六种常见错误:
①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③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正确,但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且金额一致;
④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
⑤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
⑥某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和少记并相互抵销。
【例·题】2-1
2021 年 1 月初,甲公司各账户的余额,如下表所示:
2021 年 1 月,甲公司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400 000 元,已存入银行。
(2)从银行提取现金 6 000 元作为备用金。
(3)从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 200 000 元到期,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
(4)购买原材料,价款为 50 000 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下同),款项尚未支付,原材料已验收入库。
(5)向银行借入一笔期限为六个月的借款,金额为 100 000 元,已存入银行。
(6)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金额为 20 000 元,开出一张三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设备已交付使用。
(7)以库存现金支付因购买设备需到付的快递费 50 元(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中)。
(8)购买原材料 5 000 元,其中用银行存款支付 4 000 元,其余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9)以银行存款支付已承兑的商业汇票 80 000 元,偿还应付账款 20 000 元。
【分析】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募集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股本 400 000
(2)提取现金时:
借:库存现金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3)归还短期借款时:
借:短期借款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4)购入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50 000
贷:应付账款 50 000
(5)借入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短期借款 100 000
(6)签发商业汇票购买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20 000
贷:应付票据 20 000
(7)支付快递费时:
借:固定资产 50
贷:库存现金 50
(8)购入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5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应付账款 1 000
(9)支付商业汇票、偿还应付账款时:
借:应付票据 80 000
应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根据账户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
其中,本期发生额的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相等、期末余额的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相等,
表明账户记录基本正确。
结语
我是关关,大家如果已经学习了这篇内容,评论“已打卡”让我看到哦,咱们下期再见~
22年初会备考群,上万考生一起学
入群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备考规划、福利资料
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下方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群
马上入群学习吧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