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3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1140
初级会计考试越来越近
肯定有人日渐焦虑
重点抓不牢?逻辑理不清?
考点记不住?例子看不懂?
别怕!这份考点带你启航!
【考点聚焦】为你抓重点
【栗子、例题】为你具体化
【原理帝、分析君】为你理逻辑
【神总结、记忆狂】为你归纳技巧
大家学完可以点击右上方黄色小卡片
评论“打卡”或“附上学习笔记”哦~
会
22年初级会计
第三章 流动资产
第一节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属于企业的一种金融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3.1.1 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企业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并遵守有关库存现金限额的规定,加强现金收支管理。
(一)现金管理制度
1. 现金的使用范围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开户单位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比赛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除上述情况可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款项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前述结算起点定为 1 000元。结算起点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报国务院备案。除第(5)、第(6)项外,开户单位支付给个人的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等方式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2. 现金的限额
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了保证单位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允许单位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核定单位库存现金限额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单位日常零星现金支付的合理需要,又要尽量限制现金的使用。
3. 现金收支的规定
(1)开户单位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现金收入当日送存』
(2)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不得“坐支”』
(3)开户单位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提现需审批』
(4)因采购地点不确定,交通不便,生产或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开户单位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特殊情况申请』
【提个醒】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库存现金账目,除设置库存现金总分类账对库存现金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进行现金收支的明细核算,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现金的收入与支出,于每日终了与企业库存现金实有数进行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并在月度终了时,与库存现金总分类账余额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原理帝】国家对于企业现金的使用进行严格限制的原因:
(1)由于现金结算大部分不通过银行进行,导致国家很难对其进行监管和调控;
(2)如果流通的现钞过多,不仅会加大国家印制、保管、运送等工作成本,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容易造成通货膨胀。
【记忆狂】企业可以使用现金的情况:
(1)对个人的支出;
(2)对企业、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1 000 元以下)。
(二)现金的清查
现金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进行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若发现账实不符,分两步进行处理:
第一步: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调节库存现金的账存数,保证账存数与实存数相符;
第二步: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如有挪用现金、白条顶库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对于超限额留存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
【例·题 3-1】
甲公司进行现金盘点清查时,发现现金短缺 9 000 元,经查明,有 3 000 元需向责任人徐某追还,其余 6 000 元无法查明原因。不考虑其他因素。
【分析】
现金清查分两步进行:
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调整,再分情况处理。
本题为现金短缺,则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因此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现现金短缺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9 000
贷:库存现金 9 000
(2)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徐某 3 000
管理费用 6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9 000
3.1.2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是企业除现金之外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一)银行存款的管理
企业应当根据日常经营业务和管理活动的需要合理确定银行存款规模;加强银行存款管理,有利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资金效益。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正确进行银行存款收支的核算,监督银行存款使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企业应当根据业务需要,按照规定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银行存款的收付应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
(二)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银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记企业银行存款的增加,贷方登记企业银行存款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银行存款的金额。
【提个醒】为了详细反映银行存款的收付及结存情况,企业除设置银行存款总分类账对银行存款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银行存款收支的明细核算,由出纳人员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银行存款的收入与支出,并定期与银行存款总分类账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三)银行存款的核对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开户银行转来的“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存在未达账项,
二是记账错误。企业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若无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3.1.3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外埠存款等。
【提个醒】
(1)其他货币资金 VS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相同:都属于具有支付用途的货币;
区别:其他货币资金通常具有特定用途,并非企业可随意动用的资金,在管理上也有别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应单独进行会计核算。『支票、商业汇票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
(2)银行汇票 VS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汇票: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银行承兑汇票:属于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通过“应收(应付)票据”科目核算。
结语
我是关关,大家如果已经学习了这篇内容,评论“已打卡”让我看到哦,咱们下期再见~
22年初会备考群,上万考生一起学
入群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备考规划、福利资料
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下方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群
马上入群学习吧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