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994
初级会计考试越来越近
肯定有人日渐焦虑
重点抓不牢?逻辑理不清?
考点记不住?例子看不懂?
【考点聚焦】为你抓重点
【栗子、例题】为你具体化
【原理帝、分析君】为你理逻辑
【神总结、记忆狂】为你归纳技巧
大家学完可以点击右上方黄色小卡片
评论“打卡”或“附上学习笔记”哦~
经济
22年初级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法律基础
8.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
1.1.4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概念
1. 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
(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大体可以划分为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
1.1.5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构成要素
有三项:
(1)法律关系的主体;
(2)法律关系的客体;
(3)法律关系的内容。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涨知识】 法律关系还可以表述为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调整它的法律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
(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
(2)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
(3)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称为经济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法律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详见本章第二节)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
1. 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行为所指向的对象。
2. 法律关系客体的特点
法律关系的客体应当具备的特征: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
【提个醒】 “阳光”不能被人类所控制,所以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3.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范围)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范围、形式和类型也在不断的变化。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和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增多。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涨知识】 物既可以是有体物也可以是无体物(如权利、数据信息等)。有体物可以是固定形态的,也可以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如天然气、电力等)。
(三)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提个醒】 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和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等)。
1.1.6 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的概念
法律事实,是依法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直接原因。
【栗子】 结婚产生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则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则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
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 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分析君】 一般来说,法律事件是客观的,与当事人意志无关,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法律行为是主动实施的,受主观意志的支配。
【提个醒】
(1)并非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法律行为,如谈恋爱。
(2)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干问的是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还是法律行为。如果题干问的是法律事实,一般是全选(因为法律事实既包括法律事件,也包括法律行为)。
(3)无论是法律事件还是法律行为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因为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栗子】 病毒的变异不由人类控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属于法律事件;而人们为抗疫所做的研制疫苗、隔离检测等措施,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决定,属于法律行为。
结语
我是关关,大家如果已经学习了这篇内容,评论“已打卡”让我看到哦,咱们下期再见~
22年初会备考群,上万考生一起学
入群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备考规划、福利资料
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下方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群
马上入群学习吧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