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备考资料 · 来自于PC
396
(点击查看大图)
考点一、市场风险衡量(★★★)
(一)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是一个变量对另外一个变量发生的变化的反应程度,也就是经济学分析中的弹性。某一个投资组合相对于某一风险因子的敏感性衡量,指的是该组合的价值随该风险因子变化而反应的程度。
敏感性分析是假设当风险因子变化一定程度时,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化。敏感性分析是市场风险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小金来解读】敏感性风险分析方法的特点在于将投资风险暴露与风险因子联系起来,关注的是投资价值的变化,而非市场风险因子的变化。
(二)波动性分析
1. 波动率和方差
某个变量的波动率 σ 定义为这一变量在单位时间内连续复利收益率的标准差。当波动率用于期权定价时,时间单位通常为一年,因此波动率就是一年的连续复利收益率的标准差。
风险管理行业常常关心方差而不是波动率,方差是被定义为波动率的平方。
2. VaR
VaR 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投资组合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要确定一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的 VaR 值或建立 VaR 的模型,必须确定两个基本要素:
(1)要确定持有期限。持有期限就是持有投资头寸的时间长度。
(2)置信水平的选择。
考点二、信用风险衡量(★★★)
(一)信用风险构成要素
(点击查看大图)
(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1. 专家系统与 5Cs
专家系统是金融机构在长期经营信贷业务承担信用风险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传统信用分析方法。
在诸多专家分析系统中,对企业信用分析的 5Cs 系统使用得最为广泛。5Cs 系统是指品德(Character)、资本(Capital)、还款能力(Capacity)、抵押(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
2. 信用打分模型
信用打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它用可观察到的债务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数值(即打分)来代表债务人的违约概率或者将贷款人归类于不同的违约风险类别。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有线性概率模型、Logit 模型和线性辨别分析模型。
(三)信用评级
1. 外部评级
外部评级是资本市场独立的专业评级机构对特定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意愿的整体评估,是指社会专业资信评估公司对某个债项或者债务人进行的信用评级活动,其评级结果对投资人和债权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并不是直接的投资建议。一般情况下,外部评级主要依靠专家定性分析,评级对象主要是政府或大企业。
【小金话重点】国际上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是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家公司。
2. 内部评级
内部评级是指金融机构内部通过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的综合分析,对其自身的交易对手、债务人或交易项目自身用一个高度简化的等级符号来反映被评级对象的风险特征。
内部评级所反映的被评级对象的风险特征主要是借款者的违约概率和交易工具的违约损失率。
考点三、流动性风险衡量(★★★)
(一)融资流动性风险
1. 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覆盖率(LCR),指压力情景下公司持有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 30 天的现金净流出量之比。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为:
(点击查看大图)
【小金来解读】未来 30 天现金净流出量是指未来 30 天的预期现金流出总量与预期现金流入总量的差额。
2. 净稳定资金率
净稳定资金率(NSFR),指可用稳定资金与所需稳定资金之比。可用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压力情景下,能确保在 1 年内都可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所需稳定资金等于证券公司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与相应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乘积之和。净稳定资金率计算公式为:
(点击查看大图)
(二)资产流动性风险
1. 买卖价差法
买卖价差法是利用市场上同一交易标的在同一时间的买入和卖出价格差来衡量其流动性风险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常用的价差指标包括买卖价差、有效价差与实现的价差等。
买卖价差是指做市商愿意买入和卖出一项金融工具的价格之差。证券买卖价差是投资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股票买卖价差和债券买卖价差。买卖价差越大,代表该资产流动性越好,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小。
2. 冲击成本
冲击成本是机构大户面临的流动性成本的重要表现,是指在交易中需要迅速而且大规模地买进或者卖出证券,不能按照预定价位成交而多支付的成本。
【小金话重点】市场流动性越高,冲击成本越低。反之,流动性越低,冲击成本越大。
保存或截图下方二维码,微信添加好友
免费领取2021最新证券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官方微信备考社群)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