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5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1650
哈喽,各位会计人儿~今年的初级会计考试被迫延期,大家一定要趁这段时间把【小式牛刀】部分抓起来!考试中计算题部分占分还是挺多的,能拿一分是一分!
瓜瓜兔将持续更新初会公式知识点及练习题!
大家学完记得点击右上方黄色小卡片
评论“学习打卡”哦~
1.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2. 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所得税税率
3.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4.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敲黑板)
(1)纳税调整增加额:
①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
②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
(2)纳税调整减少额:
①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如前 5 年内未弥补亏损;
②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以及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
1、【单选题】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2020 年该企业实现营业利润 80 万元,实现营业外收入 10 万元,实现的投资收益中含国债利息收入 6 万元。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因素。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 )万元。(2021 年)
A. 67.5 B. 69
C. 63 D. 66
B
【解析】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 业 外 支 出 = 80 + 10 = 90( 万 元), 应纳税所得额= 90 - 6(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纳税调减)= 84(万元),则所得税费用=84×25%= 21(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90 - 21 = 69(万元)。故选 B。
2、【单选题】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2019 年实现利润总额 1 350 万元,其中,取得国债利息收入 150 万元,发生税收滞纳金 3 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 2019 年利润表“所
得税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为( )万 元。(2020 年)
A. 338.25 B. 300.75
C. 337.50 D. 374.25
B
【解析】 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应纳税调减,税收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增。则该企业 2019 年应纳税所得额= 1 350 -
150 + 3 = 1 203(万元),由于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1 203×25%= 300.75(万元)。故选 B。
【点拨】判断具体事项应纳税调增还是调减,首先要判断会计上是怎么记的,再判断税法是怎么规定的,然后再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例如税收滞纳金,会计上确认营业外支出导致税前会计利润减少,但是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则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把该部分金额加回来。
3、【单选题】2017 年度某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800 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末余额为 280万元,年初数为 200 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年末余额为 150 万元,年初数为 110 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不考虑其他因素,2017 年度该企业所得税费用金额为( )万元。(2018 年)
A. 320 B. 200
C. 160 D. 240
D
【解析】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800×25%+(280 - 200)-(150 -110)= 240(万元)。故选 D。
4、(单选题)2021 年度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 960 万元,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80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当年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50 万元。该企业2021 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 250 B. 240
C. 150 D. 200
【答案】A
【解析】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所得税税率= 800×25%= 200(万元);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50 - 0 = 50(万元);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200 + 50 = 250(万元)。故选 A。
5、(单选题)某企业 2021 年利润总额为 4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 15 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为 300 万元,实际发生业务宣传费为 280 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 6 万元,期末余额为 15 万元,无递延所得税负债。则该企业 2021 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 90 B. 100
C. 109 D. 91
【答案】D
【解析】本题中实际发生业务宣传费 280万元小于按税法核定的业务宣传费 300 万元,不需要纳税调整;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免税收入,应纳税调减;则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415 - 15 = 400(万元);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所得税税率= 400×25%= 100(万元);递延所
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0 -(15 - 6)=- 9(万元);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00 - 9 = 91(万元)。故选 D。
1.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应按年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敲黑板)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注意事项:
(1)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在办理汇算清缴时按规定扣除;
(2)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3)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4)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与老人的数量无关。
2. 居民个人预扣预缴税额的计算
(敲黑板)
(1)在对“综合所得”进行汇算清缴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直接按 20% 减除费用计入综合所得的收入额,与收入是否超过 4 000 元无关。而在计算各项所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时,则需要先与 4 000 元进行比较,再分情况确定减除的费用标准。
(2)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
1、(单选题)中国公民王某于 2020 年 1 月入职境内甲公司。2021 年每月工资收入为 12 000元,每月由单位代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共计2 340 元,每月允许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共计 1 000 元。1—11 月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 1 506 元。已知,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6 000 元的部分,预扣率为 3%,速算扣除数为 0;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36 000 元不超过 144 000 元的部分,预扣率为 10%,速算扣除数为 2 520 元。王某 2021 年 12 月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A.(12 000 - 5 000 - 2 340 - 1 000)×3%= 109.8(元)
B.(12 000 - 2 340 -1 000)×3%= 259.8(元)
C.(12 000×12 - 5 000×12 - 2 340×12 -1 000×12)×10%- 2 520-1 506 = 366(元)
D.(12 000×12 - 2 340×12 - 1 000×12)×10%- 2 520 - 1 506 = 6 366(元)
【答案】C
【解析】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12 000×12)-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5 000×12)-累计专项扣 除(2 340×12) - 累 计 专 项 附 加 扣 除(1 000×12)-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43 92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43 920×10%- 2 520)-1 506 = 366(元)。故选 C。
2、(单选题)2021 年 10 月,张某为甲公司提供会计培训取得劳务报酬所得 4 000 元,甲公司分两次支付,每次支付 2 000 元。已知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为 20%,每次收入不超过 4 000 元的,减除费用 800 元。张某当月提供会计培训服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应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A.(2 000 - 800)×20% ×2 = 480(元)
B.(4 000 - 800)×20%= 640(元)
C.(2 000 - 800)×2×(1 - 20 %)×20%= 384(元)
D.(4 000 - 800)×(1 - 20%)×20%=512(元)
【答案】B
【解析】(1)张某取得的 4 000 元虽然分两次支付,但属于一次性收入,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2)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 4 000 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 800 = 4 000 - 800 =3 200(元)。(3)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3 200×20%- 0 =640(元)。故选 B。
【点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单选题)周某 2021 年 2 月向甲公司提供专利权的使用权取得收入 3 800 元。已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预扣率为 20%,则周某应预缴个人所得税( )元。
A. 600 B. 420
C. 608 D. 91.2
【答案】A
【解析】(1)特许权使用费每次收入不超过 4 000 元的,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 800)= 3 800 - 800 = 3 000
(元)。(2)周某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 3 000×20%= 600(元)。故选 A。
4、(单选题)李某 2021 年 9 月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取得稿酬 6 000 元,已知稿酬所得的预扣率为 20%,下列关于李某取得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6 000×(1 - 20%)×20%= 960(元)
B. 6 000×20%= 1 200(元)
C. 6 000×(1- 20%)×70%×20%= 672(元)
D.(6 000 - 800)×70% ×20%= 728(元)
【答案】C
【解析】(1)稿酬所得每次收入超过 4 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 ×(1 - 20 %)×70 % = 6 000×(1 -20%)×70%= 3 360(元)。(2)李某取得的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3 360×20%= 672(元)。故选 C。
咱们下期见~
22年初会预习备考群
入群和上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下方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