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7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2238
学霸笔记,站在学霸肩上备考
每天打卡,一次过初会!
考点导图、高频考点、分录、
法条、公式、对啊送你60分
双科重难点密押考点+习题
截图微信扫码加入微信备考群
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中国公民、在境内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和国家。
(1)法人包括:
①营利法人——公司制营利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制营利法人(没有采用公司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
②非营利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捐助法人(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宗教活动场所法人;
③特别法人——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2)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判断标准:判断自然人的行为能力要从年龄和精神状况两方面入手,与肢体是否残疾无关。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 18 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成年人);② 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① 8 周岁以上(≥ 8 周岁)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② 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③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易 混 易 错
(1)“不能完全”辨认≠“不能”辨认。
(2)判断:20 周岁先天腿部残疾的张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 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标准,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2.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3. 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规章,国际条约七类。
(1)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3)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4)规章分为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和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
判断: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也是我国法的形式之一。(×)
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今日学习完成
点击右上角小黄条
评论打卡即可
坚持每天学习
一起通过初级会计考试
入群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备考规划、福利资料
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下方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