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80
截图微信扫码加入备考群
财管 | 每日背练
# 第四节 运营风险与应对 #
运营风险的主要表现与应对★★★
(五)采购业务风险与应对
1. 采购业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包含采购物资流转和服务交付的管理,又与资金往来密切关联。企业采购业务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和资金的损失或信用受损。
2. 企业应对采购业务风险的管控措施
(1)关于采购需求和计划管理。企业应规范采购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的编制流程。在制订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和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科学安排采购,将采购计划纳入采购预算管理。采购部门应严格审核需求部门提出的需求计划,进行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企业应通过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规范请购和审批流程。具有请购权的部门,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采购管理部门审核采购申请时,需重点关注申请单内容是否符合生产经营需要、采购计划及其是否在采购预算范围内,切实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2)关于采购供应商管理。企业应制定供应商评估和准入管理制度,通过对供应商的资信审查,确定合格供应商清单,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报价、交货的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管理和持续性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动态调整,对于有失信行为的供应商,应及时从供应商清单中移除。
(3)关于采购过程管理。采购过程管理包括采购方式、价格、合同或框架协议的签订及履行过程、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
①采购方式和价格方面,企业应在采购制度中明确采购方式,根据市场情况和采购计划合理选择采购方式,一般分为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对于大宗采购,企业通常采用招投标方式,应合理确定招投标的范围、标准、实施程序和评标规则。企业应建立采购物资定
价机制,根据适用的采购方式科学确定采购价格,避免采购物资质次价高。
②采购合同或框架协议的签订及履行方面,首先,企业应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拟订采购合同,准确编写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签订采购合同。企业应对拟签订框架协议的供应商主体资格和信用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其次,企业须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③采购验收方面,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验收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按照合同规定,对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若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须立即向供应商反映情况,并向企业相关机构报告。对延迟交货或质量问题,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处理退换货或索赔等事宜。企业须做好采购各环节的记录,实行全过程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全过程可追溯。
(4)关于采购付款管理。企业应建立采购付款制度,规范采购付款申请、审批、资金支付、会计记录等流程。企业对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等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采购付款。企业需重视采购付款的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对采购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发现异常情况,企业应立即终止付款流程,避免出现资金损失;企业应按照合同规定,选择合理的付款方式,防范付款方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企业需定期对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进行追踪核查,对有问题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企业应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对应的会计系统加强控制,详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企业应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往来款项,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一致。
(5)关于采购业务后评估。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后评估制度,定期对物资采购供应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采购业务的薄弱环节,优化采购流程,将采购业务管理的关键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促进采购效能的全面提高。
(六)资产管理风险与应对
1. 资产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并实现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对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科学管控,可以提高资产效能,节约现金流,实现利润增长。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等,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等,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2. 企业应对资产管理风险的管控措施
(1)关于存货管理。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规范存货管理流程,明确存货管理岗位职责权限,确定存货取得、验收入库、原料加工、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置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强化管理会计、出入库等相关记录,确保存货管理风险得到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①存货取得方面,在采购预算和采购执行环节,企业应根据存货周转和库存情况合理安排,确保存货处于最佳库存状态。
②存货验收入库方面,企业应规范存货验收程序和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存货,有侧重点的对入库存货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来源等进行查验,验收无误方可入库。
③存货保管方面,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保管的重点环节、重要领域进行审查,如存货流动的手续是否齐全、储存的物理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特殊代管物品是否单独保管记录、重要存货是否参保等,最大程度地降低存货发生意外损失的风险。
④存货领用发出方面,企业需针对存货的发出和领用环节,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对于大批存货、贵重商品或危险品,还应实行特别授权。仓储部门需按照审批的出库通知执行发货程序,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确保账实相符。
⑤存货盘点处置方面,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流程,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并在每年底对库存物品进行全面的盘点清查,形成书面报告,对于盘盈、盘亏、毁损、闲置和待报废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2)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用途进行分类,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折旧、维修保养、抵押管理、盘点清查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积极促进固定资产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①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方面,企业可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制定固定资产目录,通过资产编号关联至对应的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相关内容,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为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企业可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投保制度,按照规定程序执行对投保流程的审批,办理相关投保手续。
②固定资产维修保养方面,企业应当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制订合理的维护保养与检修计划;对于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监控,规范操作流程。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技术先进性进行评估,结合盈利能力和发展需要,加强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升级,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优化生产效率。
③固定资产抵押与处置方面,企业需每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抵押、处置等关键环节,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防范资产流失。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
(3)关于无形资产管理。企业应当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对品牌、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应落实无形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类无形资产的权属关系,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权益保护。当无形资产权属关系发生变动时,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办理权证转移手续。为确保企业核心技术的先进性,企业应当定期评估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及时淘汰落后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动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提升品牌价值,维护企业商誉和社会认可度。
大家看完可以点击右上方黄色小卡片
评论“打卡”或“附上学习笔记”哦~
入群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备考规划、福利资料
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群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