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180
2026年初级会计预学备考开始啦
快跟小助手一起打卡学习初级会计吧
包含各章节重要考点
学完请评论打卡,留下学习足迹吧!
截图微信扫码加入微信备考群
第三节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持有目的)
2.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持有时间)
(一)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成本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价、税、费)
1. 外购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2. 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1. 自营工程
(1)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2)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记入“工程物资”科目。
(3)自营工程账务处理
2. 出包工程
出包工程指企业通过招标方式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组织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支付给建造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①企业向建造承包商结算,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1.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的成本;
(2)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2.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1)空间范围:是固就要提,提满为止,土地除外。
即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下列 2 项除外: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2)时间范围:当月增加当月不提、次月计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按月计提
3.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变动,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价 ×(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 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 ÷12
2.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值-累计折旧】× 年折旧率
最后两年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4.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100%
年折旧额=应计折旧额 × 年折旧率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1. 折旧的入账科目(谁受益谁承担)
(1)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计入所生产产品成本;
(2)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3)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4)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5)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折旧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在建工程);
(6)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2. 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用于研发无形资产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1.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或其他相关资产的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通过“在建工程”科目)
2.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一)发生资本化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
(二)发生费用化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固定资产处置,即固定资产的终止确认,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企业应该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进行清查盘点;如果发现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
(一)固定资产的盘盈
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重要的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最终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1. 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
借:固定资产 【重置成本】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增加的所得税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二)固定资产的盘亏
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第四节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应同时满足: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1. 取得无形资产
(1)外购无形资产
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价、税、费)
(2)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
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账务处理:(通过“研发支出”科目)
2. 无形资产摊销
(1)摊销范围: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通常视为零。
②企业应当按月计提摊销,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时起至终止确认时止。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当月不再摊销。
③摊销方法:年限平均法(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
(3)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计入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总原则:谁受益谁承担
借:管理费用(管理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无形资产摊销)
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用于产品生产等的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3. 无形资产的减值
(1)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 出售和报废无形资产
(1)出售无形资产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扣除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以及出售的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或贷】
(2)报废无形资产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该资产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企业应将其报废并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入当期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 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举例:以租赁方式租入的使用权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2026年初级会计备考群已建好
欢迎大家入群和上千考生每天一起刷题学习!
加群方式如下↓
入群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备考规划、福利资料
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群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