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考试干货 · 来自于PC
128
2026年初级会计预学备考开始啦
快跟小助手一起打卡学习初级会计吧
包含各章节重要考点
学完请评论打卡,留下学习足迹吧!
截图微信扫码加入微信备考群
第二节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服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提供服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服务的成本确认为营业成本。
(一)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 合同履约成本等
(二)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1. 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
【回顾】不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关税。
2. 账务处理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
(一)销售费用
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
1. 促销所发生的费用: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运输费、装卸费等;
2. 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属于销售费用。
期末,销售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二)管理费用
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各种费用。
1.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
2. 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以及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3. 行政管理部门负担的工会经费、董事会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等;
4. 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期末,管理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1)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
(2)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3)商业汇票贴现发生的贴现利息。
期末,财务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第三节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减损失)+其他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减损失)
+净敞口套期收益(减损失)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加费用、减收益)
(一)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该差异的存在将影响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1. 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2. 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数-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数-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
(二)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当期应交所得税。
1.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所得税税率
3. 纳税调整项目
(三)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加费用、减收益)
期末,应将所得税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所得税费用科目应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一)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
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1. 表结法
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但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
2. 账结法
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余额反映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余额反映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账结法在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但增加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
(二)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2026年初级会计备考群已建好
欢迎大家入群和上千考生每天一起刷题学习!
加群方式如下↓
入群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备考规划、福利资料
万人一起轻松备考!
保存二维码或截图,微信扫码进群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