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9
备考资料 · 来自于PC
798
(点击查看大图)
考点六、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和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主要职能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具有咨询议事机构的职能。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可概括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点击查看大图)
【小金来解读】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央银行职能变化突出在两个方面:
第一,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相分离,突出货币政策调控职能;
第二,强调金融稳定职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二)中央银行的业务
中央银行在履行三大基本职能时,其业务活动集中反映在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表这一综合会计记录上。
1. 作为“发行的银行”,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负债的一个主要项目。
2.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关系主要体现在负债方。
3. 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在业务上与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列于负债方的接受政府等机构的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通过持有政府债券融资给政府,以及为国家储备外汇、黄金等项目。
(点击查看大图)
【真题链接】属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科目的有( )。【2019 年 11 月】
Ⅰ . 储备货币
Ⅱ . 外汇
Ⅲ . 政府存款
Ⅳ . 自有资金
A. Ⅰ、Ⅱ
B. Ⅲ、Ⅳ
C. Ⅰ、Ⅲ、Ⅳ
D. Ⅱ、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Ⅰ、Ⅲ、Ⅳ项正确,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1)储备货币,包括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3)发行债券;(4)国外负债;(5)政府存款;(6)自有资金;(7)其他负债。Ⅱ项错误,外汇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综上所述,Ⅰ、Ⅲ、Ⅳ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选项。
考点七、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乘数(★★☆)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性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准备金的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吸收存款的比例,它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则银行吸收的存款用于贷款的数额就越少,货币供应量也会越少;反之,则越多。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准备金中超过法定的部分。
(二)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包括社会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体系中作为准备金的存款。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基础货币,创造出倍数的货币供给额,其中,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倍数关系,被称为货币乘数。
理论上,货币乘数可以简单表示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
(点击查看大图)
式中,m——货币乘数;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会使货币乘数减小,此时,完整的货币乘数公式为:
(点击查看大图)
式中,c——提现率(客户提取的现金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e——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
【真题链接】以下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2019 年 4 月】
Ⅰ .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基本前提条件
Ⅱ . 准备金比例与银行可用贷款资金是正向变动关系
Ⅲ . 存款派生能力与存款准备金比例是负向变动关系
Ⅳ . 存款准备金的高低影响货币的供应量
A. Ⅰ、Ⅱ、Ⅲ
B. Ⅰ、Ⅱ、Ⅳ
C. Ⅱ、Ⅲ、Ⅳ
D. Ⅰ、Ⅲ、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解。Ⅱ项错误,对于一定数量的存款来说,准备金的比例越高,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就越少,存款派生能力就越弱。因此准备金比例与银行可用贷款资金反向变动,存款派生能力与存款准备金比例也是负向变动关系。Ⅰ、Ⅲ、Ⅳ项正确,故本题选D 选项。
考点八、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利用其掌握的利率、汇率、借贷、货币发行、外汇管理及金融法规等工具,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三大部分。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点击查看大图)
【小金话重点】根据通常采用的标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选取必须符合以下标准: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
考点九、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 存款准备金制度
(点击查看大图)
2. 再贴现政策
(点击查看大图)
3. 公开市场业务
(点击查看大图)
【小金话重点】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央行采取的旨在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运用方向和信贷资金利率结构的各种措施。
(点击查看大图)
【小金来解读】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侧重于货币总量调节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希望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
【真题链接】下列关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表述正确的是( )。【2019 年 6 月】
Ⅰ . 它是中央银行普遍或常规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Ⅱ . 实施对象是局部的经济和某一领域的金融活动
Ⅲ . 可供选择的工具包括三大工具
Ⅳ . 侧重于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
A. Ⅰ、Ⅱ
B. Ⅱ、Ⅲ
C. Ⅲ、Ⅳ
D. Ⅰ、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Ⅱ项错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对象是整体(并非局部)经济和金融活动。Ⅳ项错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侧重于货币总量的调节,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侧重于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Ⅰ、Ⅲ项正确,故本题选 D 选项。
(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创新工具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2. 常备借贷便利(SLF);
3. 抵押补充贷款(PSL);
4. 中期借贷便利(MLF);
5. 临时流动性便利(TLF);
6. 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
7. 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
考点十、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货币政策手段,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整和影响经济中的相关经济变量,并通过一定渠道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的过程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一般过程是:
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类型
1. 利率传导机制
以利率为渠道是传统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观点。在这一传导机制中,核心的变量为利率。
利率传导机制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实际利率↓→投资↑→总产出↑
2. 信用传导机制
伯南克提出了银行借贷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两种信用传导机制,并得出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即使利率没发生变化,也会通过信用途径来影响国民经济总量的结论。
(1)银行信贷的传导渠道
货币供应量↑→银行存款和贷款↑→投资↑→总产出↑
(2)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传导渠道
货币供应量↑→股价↑→净值↑→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投资↑→总产出↑
3.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1)托宾 q 理论
托宾 q 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活动,q 值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其传导机制可以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股价↑→托宾 q ↑→投资↑→总产出↑
(2)财富效应
莫迪利安尼认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股价上升时,家庭部门的金融资产价值将会上升,财务困境出现的可能性有所降低,这会刺激家庭部门购买耐用品和住宅,社会总需求和总产出随之增加。
其传导机制可以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股价↑→金融资产价值↑→财务困难的可能性↓→耐用消费品和住宅支出↑→总产出↑
4. 汇率传导机制
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是外汇资产的价格,同时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本币存款相对于外汇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降低,资本总是从利率相对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这将导致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促进本国商品出口,抑制外国商品进口,从而使净出口增加,最终导致总需求和总产出增加。
其传导机制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实际利率↓→汇率↓→净出口↑→总产出↑
保存或截图下方二维码,微信添加好友
免费领取2021最新证券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官方微信备考社群)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