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
备考资料 · 来自于PC
456
考点一、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步骤(★★)
(一)规划
1. 确定并量化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投资限制
2. 制定投资政策说明书
3. 形成资本市场预期
4. 建立战略资产配置
(二)执行
1. 投资组合的制定
2. 投资组合的调整
(三)反馈
1. 监控和再平衡
2. 业绩评估,包括业绩度量、业绩归因和绩效评估。
考点二、个人投资者(★★★)
(一)个人投资者的特征
1. 投资需求受个人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个人境况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差异化特征;
2. 可投资的资金量较小;
3. 风险承受能力较弱;
4. 投资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较少,专业投资能力不足;
5. 常常需要借助基金销售服务机构进行投资。
(二)个人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影响因素
1. 个人投资者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基本因素)
2. 个人投资者不同的财务状况
3. 个人投资者的其他个人状况
考点三、机构投资者(★★★)
(一)机构投资者的特征
1. 资金实力雄厚,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2. 具有比个人投资者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3. 投资管理专业;
4. 投资行为规范。
(二)机构投资者的种类
1. 商业银行
2. 保险公司,包括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
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4. 企业年金基金
5. 财务公司
6.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受到包括主体资格、资金流动、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等方面的限制。
7. 公募基金公司
8. 私募基金公司
私募基金公司投资的产品面向不超过 200人的合格投资者发行。
9. 证券公司
考点四、我国的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基金业务监管中,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资产状况及投资知识和经验的不同,将投资者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两类。
1. 专业投资者
专业投资者包括持牌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的理财产品,养老基金,公益基金,以及金融资产规模、投资经验符合规定条件的机构和自然人。
2. 普通投资者
专业投资者之外的投资者为普通投资者。
3. 两类投资者的监管区别
相较于专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其在信息告知、风险警示、适当性匹配等方面享有特别保护。
【注意】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考点五、投资目标(★★★)
(一)投资目标的概念
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其想得到的投资结果,主要是指风险和
收益。
(二)投资目标的分类
1. 风险目标
反映了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取决于其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意愿两个方面。
(1)承担风险的能力由投资者自身的投资期限、收入支出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等客观因素决定;
(2)承担风险的意愿是投资者的主观愿望,反映了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它取决于投资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当时所处的境况。
2. 收益目标
反映了投资者的收益要求。收益目标可以是绝对收益,也可以是相对收益,投资者的收益目标须与其风险容忍度相匹配。
【注意】风险目标对投资者的收益目标有约束作用。
保存或截图下方二维码,微信添加好友
免费领取2021最新三科数字大全
▼▼▼
(扫码添加官方微信备考社群)
沙发已就位,请评论后上座
加载失败,请刷新当前页面再试试!
{{replyList.forUserName}}:
Duia_{{replyList.forUserId}}:
快来登录发表你的精彩评论啦
发帖
回复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
选择需要转移到的吧组分类